于 康
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療營養(yǎng)科
以合理飲食為基礎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(life style)是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核心。
高血壓的飲食治療之(1):“合理控制體重,避免超重或肥胖”
目前主張采用“體重指數(shù)”(BMI)進行實際體重評價。BMI=體重(公斤)身高2(米2)。中國成人特點的BMI的判定標準為:18.5≤BMI<24.0為正常;24.0≤BMI<28.0為超重;BMI≥28.0為肥胖。國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在基線BMI≥24的人群中,高血壓發(fā)病率是BMI<24人群的2~3倍。
脂肪集中于腹部,形成“向心型”或稱“蘋果型”肥胖,其發(fā)生慢性疾病的風險相對較高。成年男性腰圍大于85厘米,或腰臀比大于0.85;成年女性腰圍大于80厘米,或腰臀比大于0.8,則表明脂肪在腹部堆積,需要減少腹部脂肪。
減肥的根本原則是尋求體內能量的“負平衡”狀態(tài)。一方面,通過低能量平衡膳食減少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攝入;另一方面,通過適當?shù)挠醒蹂憻捲黾幽芰肯?。兩方面措施使能量“入不敷出”,以達到體內脂肪燃燒分解而減肥的目的。
高血壓的飲食治療之(2):限制鈉鹽攝入
長期大量進食食鹽被認為是導致高血壓等疾病的確定性危險因子。從群體調查的結果分析,高鹽飲食的人群,其高血壓的發(fā)病率遠遠高于低鹽飲食人群。我國高血壓患病呈北高南低的明顯差異,這和膳食鹽分攝入量的高低分布呈現(xiàn)明顯的正相關關系。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推薦健康人每日吃鹽量不宜超過6克,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不超過5克;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;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不超過2克。而目前我國北方人均每日食鹽量為12~14克,達到WHO推薦值的200~230%。
避免高鈉鹽的膳食措施包括:
1. 每人每餐放鹽不超過2克。
2. 不吃過多高鹽食物,如醬油、榨菜、咸菜、黃醬等。
3. 利用蔬菜本身的風味來調味,例如青椒、蕃茄、洋蔥、香菇等。
4. 利用蔥、姜、蒜等經(jīng)油爆香后所產生的油香味,來增加食物的可口性。
5. 在烹調時,利用白醋、檸檬、蘋果汁等調味汁,來添增食物味道。
6. 采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烹調方法:如烤、蒸、燉等,吃出食物真味。
7. 烹調時使用糖醋調味,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,相對減少對咸味需求。
8. 采用高鉀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。
高血壓的飲食治療之(3):增加膳食鈣攝入
很多高血壓患者的膳食呈現(xiàn)“高鈉低鈣”的特點。低鈣飲食可能更容易導致血壓的升高。高血壓患者補鈣的簡單、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是選擇適宜的高鈣食物,特別是保證奶類及其制品的攝入。250毫升鮮牛奶每日2袋(早、晚各一),對高血壓患者是需要的。如果是乳糖不耐受的人,可以改喝酸牛奶,也可以喝豆?jié){或用無乳糖的奶粉替代。注意,不要空腹喝牛奶,最好是在每一餐的最后緩緩飲用。對于部分患者,還需注意補充鈣片。
高血壓的飲食治療之(4):控制油脂類型和攝入量
烹調油的種類和數(shù)量是高血壓患者必須仔細關注的問題。
1. 減少動物食品和動物油攝入。肥肉的脂肪含量高達90%以上,且主要為飽和脂肪。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主要有動物內臟、肥肉、蟹黃、魚子、蛋黃等。
2. 杜絕油炸食品攝入。除了脂肪含量高以外,油炸食品還有很多不安全因素。油餅、炸糕、炸雞、炸魚以及炸花生米等,都應該從餐桌撤下來。
3. 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。反式脂肪酸主要來源為含人造奶油食品,包括各類西式糕點、巧克力派、咖啡伴侶、速食食品等。研究證實,反式脂肪酸在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、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方面與飽和脂肪的作用很相似,長期大量攝入于健康不利。
4. 適量選用橄欖油。高血壓患者可適量選用橄欖油,每星期2~3次或隔天1次即可。因為橄欖油含有單不飽和脂肪酸,主要是油酸,有降低血膽固醇、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的作用。橄欖油可作涼拌菜,也可以炒菜,但時間不宜過長,溫度不宜過高,在150℃以下橄欖油不會被破壞。
5. 高血壓患者進食烹調油的兩點注意。(1)每日烹調油用量20~25g/day(相當于2至2.5湯匙)。(2)控制烹調溫度,油溫不宜太高。油溫越高,烹調時間越長,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氧化越快,營養(yǎng)成分流失也越多。
高血壓的飲食治療之(5):大量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。
多吃蔬菜和水果,有利于控制血壓。新鮮蔬菜和水果進食量因人而異,但主張高血壓患者每天吃1斤至1斤半的新鮮蔬菜,2~3個水果。對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,在血糖控制平穩(wěn)的前提下,可選擇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,包括西瓜、蘋果、獼猴桃、草莓、梨、柚子等,每日進食200克左右,作加餐食用。